找到相关内容859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如来禅合祖师禅”:晚明禅学中兴的特质

    以体同而用异,因有迷悟之差,故有真妄之别。所谓三界唯心,法唯识,以迷一心而为识,识则纯妄用事,逐境攀缘,不复知本有真心矣。若知真本有,达妄元无,则可返妄归真,从众生界可顺入佛界矣。达磨西来,单传心印...永嘉玄觉《证道歌》也有如来禅一说,称:“顿觉了,如来禅,六度行体中圆。”3表明了如来禅基于六度行的修证立场。其后,圭峰宗密著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称:“若顿悟自心,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0962416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环保问题”的看法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八、  佛教言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”...一百多元。我心想游客来佛光山留下的这些垃圾丢弃品,竟然要花费一百多的处理费!实在划不来。于是我叫两位职事发心做垃圾分类,然后卖给有关的机构作废物再利用,一直到现在,我们不但不用给乡公所一百多元,“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362503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生命教育”的看法

    生命。一滴水有他的生命,一片菜叶也有生命,都要爱惜。山川日月,苍松翠柏,几千年、几万年,时间就是生命。乃至佛教讲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”,时辰钟表,我用心、用智慧去制造它,时钟里就有我的生命。一栋房屋,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162511.html
  • 净土科学观-极乐世界的依报与正报

    你看,它变成气体,它的相是气,变成液体,变成固体,这个相不相同了,它作用也就不一样了。华严告诉我们“一切唯心造”。唯识论里面给我们讲“法唯识变”。都是说的这个道理。  通途的成佛,所谓“成佛”,就是“无上正等正觉”,成佛的道理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道理,必须要“断二种障”,要“转识成智”。所以千经论,八万四千法门,全都是发明这个道理。那二种障呢?第一个是烦恼障,要“断烦恼障”。断烦恼障,“我执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30062630.html
  • 法藏的圆顿思想

    唯识法相宗,本宗即为印度佛学的有宗,是无著、世亲所立,以解深密经、瑜珈论为代表。空宗和有宗是于印度后期大乘佛学相互对峙的两大宗派,空宗强调法的缘起无自性,有宗则说明法唯识缘起的道理,及阿赖耶识变现...则一心圆净而法圆融,原本生死轮回的大苦海,透过此一证入海印三昧的一心,通通显现其即常乐我净的佛土世间。妄尽还源观:  “经云:森罗及万象,一法之所印,言一法者所谓一心也,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,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762655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缘生故性空,性空故缘生。由此则净土非无,并不碍皆空也。又唯识者,非离去现前人世别有唯心、唯识,乃明即此众缘所生之天地万物皆唯心识,都非越出心识之外故,皆受此心识功用之变化影响故,故曰法唯识,是故唯心...未人地前菩萨或初发心之一切凡夫所最容易亲近观想而求往生者。  第二,由普贤愿而往生于极乐世界,更有一重要义:愿力摄受。经中说阿弥陀佛最重要之点,乃在他于因地中广发取净土摄有情之誓愿,并未显及其他六度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3862943.html
  • 太虚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

    而偏。于隋唐诸宗大别为南山、少室、开元、庐山、嘉祥、慈恩、天台、清凉之八宗”。此八宗或弘教理而重思辨,或讲修行而重实践;真如缘起或法界缘起;一心三观或见性成佛;法唯识或诸法实相,各扇宗风...,探幽索微,致力于佛教文化研究。据其自述,一日读《般若经》有省,忽觉失却身心世界,混然空寂中灵光湛湛,若顷澄波;无数尘刹焕然炳现,类千光互涉,顿觉身心愉悦,座经数时如弹指顷,数日不倦,轻清安悦;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4562974.html
  • 圭峰宗密“和会禅宗”再探

    说沩仰宗的圆相、临济宗的棒喝和法眼宗以华严六相义说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”都是模式化倾向的萌芽的话,那么临济宗的“四料简”、“四宾主”、“四照用”、“三玄”、“三要”;云门宗的“三句”;曹洞宗的“五位...,“遂州(今四川遂宁)有义学院,大阐儒宗,遂投诣进业”,再度专攻儒学。  两年后(784),因缘终至,遂州大云寺道圆和尚从四川游化至遂州,“言下相契,师资道合,一心皎如,德斯备。既知世业事艺,本不...

    [美国]顾伟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963207.html
  • “平常心是道”考辨

    圆满智慧而洞察现实为前提所达成的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,也就是说,它是建立在“三界唯心、法唯识”的理论基础之上,以众生本有的自性清净心为本据,以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空为外缘所形成的一种对法本真存在状态的...。  类皆“道”。吃饭、睡觉、搬柴、运水,就是修“道”。圣洁与世俗、世间与涅槃融合为一。如此,真谛、俗谛的间隔不复存在, “圣”、“凡”的界限也圆融不二。  他的人室弟子也以禅之“道”为论述的题名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3263723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思想略探

    的作用。大乘佛教唯识学派主要思想依据就是三界唯心,法唯识之说。“三界虚妄,但是心作”,这可以说是大乘佛教唯识学派的宇宙观,而“十二缘分,是皆依心”,则是它的人生观。大乘佛教唯识学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...世界”的状况。唐咸亨三年(672年),在龙门奉先寺雕琢的大卢舍那佛像,其莲座周匝三层莲瓣上,都刻有一尊尊小佛像,以表示莲华台藏世界。现在它已经成了龙门石窟的象征和代表。  三,法唯心说的提出。在佛学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4163790.html